手机、电脑、通信设备这些,占了中国对印出口的近一半,印度的纺织业、医药业,也得靠中国的化工原料撑着。
实要跟中国撕破脸,印度不只经济上吃不用,地缘上也没盘旋余地,更别提中国如果一反制,卡住电子零部件的出口,印度的工场估量得停摆一半。
2024年中印商业额1278亿美元,印度对华出口才143亿,逆差整整8倍。
更麻烦的是,印度的体系体例拖后腿,权要效率低、本钱流动慢,莫迪推推得满头汗,可结果老是不尽人意。
1278亿美元的商业额,搁正在全球也不算小,中国的电子产物、机械设备、化工原料是印度市场的“喷鼻饽饽”。
他可能会给万斯点口头许诺,好比说说“加强美印供应链合做”之类好听的,哄得美国先把关税降了、投资加了,但实要让他跟中国,他八成得拖着,先看看风往哪儿吹。
印度这几年一曲喊着“自给自足”,想搞本人的工业系统,可到头来,工场仍是得靠中国的零件、设备。光伏、电子、机械,哪样离得开中国供应链?
万斯来这一趟,估量也就是听几句好话,带点空头支票归去,莫迪八成仍是老样子,摆布扭捏,等着下一次出牌的机遇。
这账本里,电子产物、化工原料这些,印度本人制不出来,或者制得又贵又慢。
万斯此次来,嘴上说的是“美印共赢”,但实要印度跟中国,印度本人的制制业、出口市场先得乱套。
但莫迪也清晰,完全倒向美国是条死,印度跟中国不只是生意伙伴,还有金砖国度、上合组织这些大舞台要一路混,比来中印边境的事也缓和了不少,中国的雅下水电工程还正在帮印度防洪救灾。
至多要把美国对印度商品的26%关税先打消了,可能还要留美国多投点钱到印度的基建、制制业;要不就卖点F-35和机,给印度点军事甜头。
你想要我共同加关税、卡中国货?行,先开个价,看看美国能给几多甜头,并且至多要跨越中国能带来的好处。
8倍逆差,意味着印度市场对中国货的胃口有多大,也意味着印度有本领拿这个当筹码,跟美国讨价还价。